2009年4月30日

系統家具在架高地板基座的應用

前些日子 訂做棧板的用途---架高地板 文章中談到不使用木工破壞原有牆壁、地板的施工方式,又可以像棧板一樣耐重的和式架高基座結構,陸續有買家希望店長能進一步 po文,店長就以之前的案例做說明,提供大家參考。不過,必須提醒各位:這裡介紹的是地板的「基座」,基座的材質是耐火板,耐磨程度跟一般的地板有段差距,所以上面還需要另外鋪「地板」。

多數買家選擇和式地板的主要原因是「收納」與「休憩」(這二個字店長想了很久,原來想寫「打麻將」!呵~很真實...),這個範例的地板尺寸是 長360 x 寬270 x 高38cm,透過下面三張照片,就可以清楚了解系統家具的基座切割與排列方式。


圖一:地板切割方式



圖二:收納功能
靠外面的三個櫃子,下方設計成三個大抽屜作為收納空間。抽屜的作法跟一般常見的方式不太一樣,是在底部安裝輪子而不是採用滑軌,這樣的設計不會受到滑軌長度的限制,一方面可以把抽屜做大增加收納空間,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抽屜整個拉出來甚至推著走,讓收納工作更便利。



圖三:和式桌(可收納)
這是一般的和式桌收納方式,如果預算許可當然也可以改成電動。


木工與系統家具作法上最大的差異說明如下:
項目
木工
系統家具
基座
固定式木架
數個「櫃子」組合而成
施工
現場裁切打釘,有噪音、粉塵,施工過程對住家影響較大。
工廠預先製作現場組裝,對於住家的影響非常輕微。
復原性
木架必須與牆壁、樓層板固定,會破壞原有的樓層板表面材質(磁磚、大理石、拋光石英磚地板),復原性很低或是代價很高。
櫃子是平放在樓板上,不需任何釘子固定,完全不會破壞現有的樓層板表面材質。
細緻度
可以完全依照您的需求製作,圓弧造型、斜面轉彎都沒有問題。也可以搭配軌道式、懸吊式推拉門。
受限於系統家具的材料,純木工的製作方式還是必須透過木工處理。
施工範圍
通常會包含木地板鋪設
「基座」材質為耐火板,上面還需要另外鋪設木地板



2009年4月29日

搖燈員之審

搖燈員之審 沈賢林

美國商業周刊每年的第一期都要評估對未來一年經濟的展望。今年的第一期,比較特別的是介紹了二十五位現在美國重要公司任職的經理,大概是因為他們的經營政策對經濟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吧。有意思的是,商業周刊選的這二十五位經理並不都是成功的例子。有的經理把公司轉虧為盈,但有的經理卻是轉盈為虧,甚至把公司帶到破產的邊緣。商業周刊很仔細地分析他們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特別強調是成功的政策把公司帶上繁榮,失敗的政策則浪費許多資源,甚至影響許多人的生活。令人好奇的是,同樣的經濟環境,為什麼會有許多不同的政策?還有,要如何才能作正確的決策?下面的故事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思考這個問題。

橫跨在哈得遜河上,連接布郎士(Bronx)和曼哈頓 (Manhattan)的是一座橋。這橋很特別,它可以從中間升啟或降下:升啟時,橋是分開的,河上的大小船隻就從中通過;降下時,橋是關閉接合的,汽車和火車就從橋上經過。晚上火車要經過這橋時,如果橋是分開的,一個守橋的搖燈員會搖燈示警,告訴車長火車不能通過。如果沒有搖燈的話,那就表示橋是降下關閉的,火車可以安全經過。

1904年的某一天半夜,一列火車衝進河裡。有人當場就死了,也有許多人受傷,而修復的工作就長達十八個月之久。當然,每個人都想知道究竟是誰該對這不幸的悲劇負責。最可能的嫌疑犯自然是搖燈員。因為他的責任就是要警告火車或行或止。然而他極力堅持自己的無辜,結果案子在法庭辯護了六個月,陪審團仍僵持不下,無法判決。開庭審問最後,搖燈員的辯護律師做了個在當時是相當不尋常的決定,就是把被告送上證人席,在庭上公開接受詢問。

「你的職業是什麼?」檢察官問。
「我是搖燈員。」他很迅速地回答。
「意外事件發生時,你在哪裡?」
「在橋邊守望台。」搖燈員聲音很平靜。
「你看到火車來嗎?」
「是的,我看到火車。」
「你當時是否喝醉呢?」
「不,我是滴酒不沾的。」
「那麼請告訴庭上,意外事故發生那天,當你看到火車來時,你到底有沒有搖燈?」

一時間,法庭一片寂靜,大家屏息等待。很奇怪的,一直都相當平靜的搖燈員突然開始口吃,

「我…,我,是…,是,有搖燈…」

搖燈員似乎非常費力才把這句話講完。搖燈員為什麼口吃呢?口吃是否就代表他說謊呢?陪審團實在不知道要如何來解釋這問題,他們辯論了許久,最後決定相信搖燈員,宣告他無罪。律師和搖燈員都鬆了一口氣。但是當庭上都沒人,只剩搖燈員和他的辯護律師時,律師不禁發作了:

「我為你不分晝夜地辯護了整整六個月,甚至難得與家人相聚。你一直說你是無辜的,那麼你為什麼會口吃呢?你知不知道我們差一點就輸了這個案子,告訴我,你是不是一直都在欺騙我。」

搖燈員神色黯然地看著律師,說:

「我從沒欺騙你,但是你們一直問我不對的問題。你們問我有沒有搖燈,卻從沒人問我,燈是否是點著的。」

搖燈與否非常重要。但「燈是否點著了!」才是關鍵。所以,要作正確的決策,首先要問對問題。 無論是經營決策,法庭斷案,選擇工作,找尋伴侶,只要問對問題,事情就解決了一半。
那麼,對我們的一生,我們該問什麼問題呢?

現在文明昌盛,科技發達,到處看到的是科技奇蹟:汽車,飛機,航空母艦,火箭推送人登上月球,人造衛星漫遊宇宙,電腦網路通訊,無遠弗屆。高度分工和專業知識變成非常重要,社會需要的是會計師、律師、工程師、醫生、科學家等等各行各業的專家。所以,就像搖燈員一樣,我們大多數人一生也是埋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工作和奮鬥。換句話說,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搖燈。搖燈雖然也會有成就感和快樂,但是,也許有人忘了─燈,如果要能照亮,首先它必須是點著的。您的燈是點著的嗎?

歷來許多哲學家、文學家、心理學家們,都在探討人生意義的問題。我們不是哲學家,生活又忙碌,但有時還是難免會問自己,「究竟活著,為的是什麼?」既然哲學家、文學家、心理學家們都沒有具體易懂的答案,一般人也只能隨口問問,當作自我解嘲,認真面對這問題的人很少。

豬流感、SARS與禽流感的比較

轉貼朋友寄來的資料,請大家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https://mail.google.com/mail/?ui=2&ik=f5499de5d1&view=att&th=120f277c786672fb&attid=0.1&disp=inline&zw


比較項目
SARS
急性嚴重呼吸道症候群
禽流感
豬流感
病毒株
突變冠狀病毒
H5N1
H1N1
潛伏期
2~7天,最長10
1~21
1~7
症狀
高燒(>38)及咳嗽或呼吸困難,頸痛、肌肉僵直或酸痛
類似感冒症狀
發病前一天就具感染力,症狀與人流感類似,包括高燒、肌肉痠痛;但這波疫情似乎以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為主,且即便接種過流感疫苗,保護力也很低。
傳染途徑
飛沫跟接觸傳染
飛沫、接觸及水源傳染
飛沫跟接觸傳染
導致死亡病狀
肺炎併發呼吸道衰竭
病毒性肺炎,並產生危急生命併發症,最常見的是胰臟炎,胰臟腫大、變硬、出血、有壞死點,有時脾臟也會腫大有壞死點,盲腸扁桃出血,心冠狀溝和腹部脂肪出血點,內臟充血,腎臟有尿酸鹽沉積。
嚴重肺炎
好發年齡層
幼童、有慢性病及老年人為多(免疫力弱者)
N/A
青壯年(免疫力強者)
死亡率
11%
50%以上
6.77%
注意事項

世衛組織仍未尋得感染個案是經由人傳人途徑罹病之證據,亦無充分證據證明,亞洲地區發生的禽流感有在人與人間傳播的能力。 患者在病發前一天到痊癒後8天內,都具有傳染力。

發燒後才傳染
N/A
發燒前就會傳染
預防方式
多洗手、戴口罩
少出入密閉空間(如電梯、餐廳)與人直接交談、接觸或議會
隨時量測體溫
多洗手、戴口罩
避免接觸鳥禽類
避免生食家禽(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在攝氏五十六度以上便會死亡)
多洗手、戴口罩
少出入密閉空間(如電梯、餐廳)與人直接交談、接觸或議會
避免接觸豬隻
發生國家/區域
亞洲地區 印尼、東南亞 墨西哥、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紐西蘭、南美

2009年4月26日

Angel 鋼琴練習曲-海角七號-情書-1945那年

Angel v.s Yoyo 海角七號-情書-1945那年


Angel


Yoyo:http://frank306.blogspot.com/2009/04/yoyo-1945.html



2009年4月25日

訂購鍵盤架怎麼安裝?需要自己準備電鑽在桌子下方鑽孔嗎?

鍵盤架對於許多使用 PC 的買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配件,店長在辦公室的電腦也使用一組「特殊規格鍵盤架」,10多年了一直都相當順手...

鍵盤架的安裝其實非常簡單!依照組合圖的說明將滑軌與木板組裝好之後,大致就完成了。至於鍵盤架與桌子的組裝,其實也非常簡單,不用想得很複雜。

  1. 首先,您的桌板必須是「木板」,如果是鐵板或是大理石板,螺絲鎖不上去店長也沒轍!
  2. 再來,桌板的厚度要 18mm以上。工廠搭配的螺絲長度是30mm,桌板太薄可能會穿出桌面。
  3. 最後,把組好的鍵盤架依照自己的需求放在適當的位置,左邊、中間、右邊都可以,螺絲對準滑軌鐵片上的孔位直接跟桌板所在一起就可以。
或許多數買家都會覺得:「桌板背面又沒有洞,怎麼鎖呢?」
其實,螺絲的尾端是尖的,稍微用力就可以在桌板上產生一個記號孔,安裝並不會很困難。除非遇到桌板背面是硬質貼皮的特殊裝況,就需要一點安裝小技巧。依據店長的經驗,只要是先將安裝的位置做上記號就很簡單:
  • 同樣把鍵盤架放在您要安裝的位置
  • 拿支筆(白板筆或是奇異筆最方便)對著安裝孔畫上記號
  • 有電鑽就利用電鑽在記號孔上鑽洞,沒有電鑽就用起子與螺絲在記號孔上鑽洞,大約是5mm就可以,不需要整支螺絲都鎖進去,不小心還會穿出桌板喔!
  • 完成記號孔之後,再將鍵盤架對準這些孔位,逐一鎖上螺絲就大功告成囉~

辦公室規劃案例一

這個案例業主要求在很小的空間內,規劃一張主管桌、三張職員桌、檔案架外加一張會議桌...天哪!一開始直覺「不能能的任務」!回家「喬」了一個晚上的圖 面、四 五種規劃最後比較滿意這二種方式。主要是考慮隱私、插座位置、陽光照射角這些問題,風水問題當然不在規劃之列,不然就畫不出來了...







二種規劃主要是桌子尺寸的差異,layout 方面都差不多。
  1. 辦公桌:
    • 主管桌:
    • 職員桌:(3組)
      • 主桌:P127=120*70*70cm 或是 P107=100*70*70cm
      • 側桌:P124=120*40*70cm
      • 120cm鐵網屏風
      • 活動櫃
  2. 檔案架:
  3. 會議桌:
  4. 組裝費:DIY

2009年4月23日

送萬本書到萬富國小

高中同學「白狼」長期以來積極投入關懷弱勢的公益活動,三年前得知「螢火蟲計畫」後,也定期參加活動,三年來計畫中幫助了二十多位偏遠地區積極好學的螢火蟲,成績斐然。這次他更發起「送萬本書到萬富國小」活動,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從根本教育著手。
在現今重物質輕教養的現實社會裡,點燃每個人心中愛己及人的育苗,是最刻不容緩而重要的。萬富國小有幸能因陳校長而孕育出品格優秀的學生,而我們能因您的伸出援手,不論是捐款或是捐書,甚至舉手之勞的推介讓更多人知道「送萬本書到萬富國小」活動,在此,我們都深深感謝您,也希望這次活動圓滿成功。

2009年4月22日

收納達人組合範例:書桌、電腦桌、茶几

收納達人組合櫃可以組合成桌子,搭配鍵盤架可以變成電腦桌;搭配薄型抽屜可以當書桌,功能與變化相當多樣化,一直都是賣場的熱銷商品。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組合方式:

組裝元件:

  • 底板 x 2片
  • 抽屜櫃 x 2個 (也可以視用途更換為 延伸櫃╱門櫃╱玻璃門櫃,任選二個疊起來)
  • 二層櫃 x 1個 (也可以視用途更換為 延伸櫃╱門櫃╱玻璃門櫃,任選二個疊起來)
  • 120x40cm桌板 x1 片



圖A


圖B


圖C

不同的桌板組裝方式可以變化出不同的寬度,不過:
  1. 桌板的耐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基本上還是以<圖B>的方式比較適合,<圖A>雖然有較大的桌面,但是耐重程度比較差,桌板容易彎曲變形。<圖C>的耐重程度最好,但是座位的空間比較侷促,適合學齡前的小朋友使用,也無法安裝標準鍵盤架,必須另外訂做。
  2. <圖C>的組裝方式將桌板橫跨在櫃子上,所以,桌面上是完全平整;<圖A>與<圖B>的組裝方式,桌面與櫃子會有18mm的落差(桌板厚度)
  3. 解決前二項問題的方法如<圖D>,訂做一片桌板剛好可以橫跨於櫃子上,座位的空間也足夠加裝鍵盤架。

圖D


不只當書桌喔!和式桌也不是問題~
圖E

2009年4月21日

如果你願意給他機會,你可以跟他叫車


就是他!97911在車上撿到100萬送到警察局,他的朋友笑他傻:為什麼不自已留起來,他說遺失錢的人一定很擔心著急,雖然他很需要錢,但是他不能那麼自私,後來對方包6000元紅包答謝他.他就已經夠開心的,新聞有播出,但對他沒有幫助,尤其人是容易遺忘的!如果你願意給他機會,你可以跟他叫車, 0926-080-123


轉貼內容:

愈是天冷,愈是景氣差,愈顯得勇敢面對逆勢的人的可貴。我們對無法撐過去、選擇結束生命的人感到惋惜,卻對那些咬緊牙關、迎向艱困挑戰的人,打從心底佩服。
 
他叫蔡榮釗,從事駕駛工作長達卅年,工作勤奮,事母至孝,民國九十二年他開灰狗巴士,每天開車十數小時,任勞任怨,但老闆不給休假,鐵打的身體終究耐不住,終於在未曾闔眼的第廿九小時的北上路段,閉上眼睛,追撞前方拖板車,幾乎將他的身體攔腰截斷,也開啟他不幸的人生。
●雙腳斷了,老婆跑了,老母還是得養
 
送往醫院後,他的性命從鬼門關撿回,肚破腸流縫回去了,腳部傷口卻不斷感染,導致必須截肢,成為可怕夢魘,截到最後雙腿都沒了,「截肢七次,現在連屁股都沒了!」
 
不成人樣,老天卻不同情他,老婆落跑,醫院不願承認疏失,灰狗巴士只願給他廿萬元撫恤金。兩個在讀國小的孩子沒人要,連社會局都逼他放棄監護權,孩子得丟給別人養。
 
「這我不能接受,他們又不是孤兒,哪個單位會接受?到別人家我也不放心,這個年紀,可以發生的事太多。」社會局的關懷,卻變成在他的傷口灑鹽──「你沒有能力撫養他們!
 
曾經求助立委們(包括李慶安),但都無法給他一個公道,更別提實質幫助,雙手一攤(聽到這裡我簡直不敢置信,不知要慘到怎樣,這些大人才肯幫忙?我真是涉世未深啊)醫院還急著把他趕出去……
還有更慘的嗎?有的,他的大哥大姊不肯把原本就由他撫養的八十歲老母,在他養病期間推過來推過去的,他終於看不過去,牙關一咬,決定自力更生──開計程車。
 
他用貸款方式買了車,油門、煞車、離合器都改裝成由手操作──不要驚訝,他真的沒有雙腳,也沒屁股了,但人家還是可以開車謀生,不但如此,車子內外弄得乾乾淨淨的,一絲不苟,非常專業。
●一天一個三明治裹腹
 
但是,這世道還是要欺負他。
 
早餐他可以自己在家做個三明治,但中餐、晚餐就麻煩了,一開始店家還勉為其難送到他車上給他,後來人家給他臉色看,不再給他方便,他也不想給人添麻煩───就一天一餐吧,也好,減少上廁所的負擔。
 
晚上回家,先打電話請母親推輪椅到門口,讓他可以進家門,梳洗過後,他就睡輪椅,陪在母親旁邊。母親生病怎麼辦?送到醫院沒問題,但要他下車陪老人家就沒辦法,只要千拜託萬拜託請大哥或大姊過來一趟,「人都幫他們送到醫院了,總不能教不識字的老人家一個人在醫院打轉吧?」
醫院不是有義工?問題是,他連下車都不方便啊?有幾次到台北縣政府陳情,到了門口,想請人推輪椅過來給他,但為了停車問題,他又被趕走了。
好不容易兩個孩子都讀到國中、高中,適逢叛逆期,他管不動,老人家也無法管,女兒離家出走。
 
他去報案失蹤,警察不受理,「就算我們幫你找回來了,她如果又跑了怎麼辦呢?」
 
碰到一個自稱「中天新聞」的記者,花了一天拍攝他的故事,也弄了一個戶頭,最後只給他三千六百元,就沒下聞……
聽到這邊,各位作何感想?
他不是個軟弱的人,要是軟弱,他就不會出來開計程車了,但形勢比人強,人情冷暖總是現實,很多事情你以為很荒謬,你以為現在的社會很進步,很文明,可是它就還是個吃人的社會,換作是我,大概只能以淚洗面,又不敢自殺,只好成天躲在家等死吧。
●別人不幫我,就自己來吧!
 
我不喜歡濫用同情心,就像美國那位木匠在高速公路邊舉牌,請大家給他工作一樣,他說:「我不喜歡被施捨的感覺,但我有工作能力,你如果有需要,請給我一個機會為您服務。」
 
蔡榮釗的心態也是這樣吧。
一個人的品質,跟他受多少教育無關,跟他的前世今生無有沒有關我們不知道,但碰到這種倒楣事,他選擇了堅強,這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
他跟我說話時,態度溫和有禮,沒半點誇張,最後只表示說不下去了,滿腹委曲滿到喉嚨了,滿了……
 
如果,你願意給他機會,你可以跟他叫車,台北 0926-080-123
如果,你方便帶一個三明治或點心給他,請用和譪的態度對待他,不要擺出施捨或餵狗的感覺,我猜「我請你吃一個很好吃的東西」是很好的開頭,「這是我吃剩下的」這類話就不必了,雖然是出於好心。這種事我也不擅長,總之考驗各位的智慧了。
天氣很冷,有時也需要搭計程車出門,他的車是很溫暖而乾淨的,人也很好。
別要求看人家的腿,也別問人家怎麼大小便。拜託。
他跟我說,上個月,兩個同在開計程車的友人,因為繳不起車貸而燒炭自殺了,沒有見報,沒有上電視……
我無言。
 
比起他沒了雙腳,還繼續苦撐,我只能說:「你太強了!」
 
此人就像一面鏡子,看看他,再想想自己,如果是我,我做得到如他一半的堅強嗎?我夠珍惜現身邊的一切嗎?我能不感恩嗎?

蔡大哥靦賟樂觀的微笑,旁邊特製的杯架放著他一天的水,他不敢多喝因為上廁所不方便)
蔡大哥的車內,非常乾淨整齊)


2009年4月19日

訂做棧板床架、架高地板的靈感

工廠因為外銷裝櫃的需求,會做一些棧板隨著商品外銷出貨。當初只是單純的想法:「應該也有外銷工廠會需要棧板吧?」就這樣把棧板當成商品上架。原本只是工廠內部製程中與外銷裝櫃的材料,卻因為各國的檢疫規定日趨嚴格,創造出另一種商機!熱銷的狀況自己都有點感到意外,特別是訂做特殊的尺寸當成床架...「棧板」跟「床架」怎麼會有關聯呢?

一開使我也覺得「霧煞煞」,後來有位買家將 IKEA 的目錄掃描寄給我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棧板也可以這麼用!說真的,必須佩服 IKEA 這些專業的設計師,這幾年的網路銷售經驗也讓我感受到買家的「KUSO創意」:產品未必只能這樣使用,每個人看到產品都會有不同的想法!

延伸閱讀:

2009年4月18日

笑到掉眼淚!

好久沒這樣 笑到掉眼淚!

籃球美技

這也太神了! 灌籃大賽做出這樣的動作可能有8分,比賽中做這樣的動作應該破表...

人文反思---中產都會家庭的教養困境「父母不是最好的老師」

發人深省的一篇文章!大家都同意該這樣做,也知道該這樣做,但是卻沒這樣做...


轉載自「天下雜誌


一顆握在手心的種子不會長大,一顆被丟到土裡,
承受日曬雨淋的種子卻會發芽。台灣少子化一年比一年嚴重,得到太多關愛的孩子,因為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同時間,台灣的單親與隔代教養卻也在增加中,與父母鮮少相處的孩子沒人管,也沒有方向。父母需要更多教養的協助,易子而教、跨國交換家庭、同村共養的潮流正在台灣各角落發生。放手真的很難,但放手後,渾身髒土的種子卻開出了令人驚豔的花朵。

【文/李雪莉】

趁著週末,台北市梁醫師夫婦開車帶著國一和小五的一對女兒,
沿著苗栗中海拔獅潭山區走去;途間藍腹鷴咕咕的叫聲劃越濃密的森林,引擎熱烘烘的車子停在方圓兩公里只有幾戶人家的莊園前。

梁醫師一家人不是來度假的,而是準備把女兒「寄放」
在朋友陳香秀的家裡,來個「易子而教」的計劃。

都市家庭能給的生命體驗較單一,而且容易有過度溺愛孩子的情形。
於是,在這短短的週末,他們的女兒們得跟著主人的孩子們,撿木柴、折樹枝來煮熱水,同時到菜園拔草、施肥、打掃羊舍、洗自己的碗。

擔任教師十多年的苗栗仁愛國小主任陳香秀,
深刻感受這代小孩在中產父母的教養下,因父母為孩子做太多而失去基本的生活能力。

在她的屋子裡,不管哪家的孩子,都得共同分擔家中勞務。

原本不習慣動手的都會孩子,換了環境,行為和態度也轉換了。

每個家庭像座孤島

已經有不少都會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自身的教養困境。
在家庭單位原子化,每個家庭像座孤島、雙薪家庭更顯得勢單力薄的父母們,已開始發現|自己不一定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最新的數字顯示,台灣養育子女的環境正大幅改變。

台灣家庭結構中,單親、祖孫(隔代)教養成長的比例,
在過去七年,增加約十四萬戶,兩者戶數已超八十萬戶。此外,核心家庭(夫婦兩人與子女)的戶數仍佔最大多數,約有三百二十萬戶(約四三%),而三代同堂比例持續下降。

家庭型態變化太快,支持系統的減少,都讓父母、單親爸媽、
阿公阿嬤的教養變得艱難。

這一點,日本走得比我們早了多年,而且付出很大的代價。

全球知名的國際動畫大師宮崎駿,在電影中總傳達環保、反戰、
希望和愛的概念,是許多父母和小孩心中的好老師。但前年他的兒子宮崎吾朗來台宣傳時,卻在媒體前如此形容宮崎駿,「他是一百分的導演,卻是個零分的爸爸。」

宮崎駿也曾在他的書《出發點》提到自己是過度工作的父親,
經常深夜返家,養育兒子的工作幾乎都交給妻子負責。

他的動畫是許多父母好的教養題材,
但本人卻因忙碌而無法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

日本過去的教養困境,目前也籠罩著台灣。

台灣的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有多少?

近四成的父母每天花不到三小時與六到十二歲的子女相處。
親子間常剩下行禮如儀的問候、不清楚彼此生活的細節。

小孩生活和學習對象也只剩父母,但雙親又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許多家庭已像是個冷清的旅舍,父母是早出晚歸忙碌的「p.m.
父母」,親子成了交談甚少、眼神沒有交會的寂寞旅人。

透過國際扶輪社到宜蘭頭城寄宿、學中文的十九歲墨西哥女生馬文,
就觀察到台灣父母的忙碌。

她和其他外國學生,三個月會換一個寄宿家庭,
其中有不少家庭是週一到週五看不到爸爸或媽媽的景況。「台灣的家庭很少聚在一起吃飯,親子見面時嚴肅又有距離,沒真正的對話和交流,」習慣墨西哥大家庭生活的馬文說。

但在墨西哥,馬文父母會趁著孩子兩點下課時,小溜回家一起吃飯、
談天,之後再回去工作,彼此很親密。台灣的家庭文化顯然給馬文不小的文化衝擊。

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主計處最新的社會變遷調查顯示,
父母在照顧學齡前孩子的前兩項困擾,是「無足夠的時間照顧小孩」、「經濟負擔太重」。而學歷愈高愈覺得時間有限。

少子化加上陪伴與照顧不足,這使得台灣父母異常焦慮、
罪惡感上身,而以各種物質和妥協溺愛與寵愛孩子。

如果參觀過托兒所,有些畫面是很難忘懷的。
五歲的孩子進到托兒所裡,一屁股栽坐地板,倚著牆角雙腳打直,眼睛偶爾瞟著老師,再瞟回自己的鞋子,似乎等著老師幫她脫鞋。

就這樣師生彼此拗了二十分鐘,僵持不下,老師大聲喝令脫鞋,
學生才施點力氣把鞋脫掉。

在幼教界多年的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感受到下一代被照料
得太好,她曾聽過孩子對新來的外傭說,「這房子以後都是我的,妳飯要煮得好吃點,把我們照顧好。」

她也提及,有許多小孩更是開口閉口都以「你」做開頭。「你脫啊、
你拿啊、你餵啊」,都是被服侍太好的孩子。

一位台北市北區的國小美術老師就抱怨他收到的美術作品,
幾乎是家長代勞,「好像在改家長的作業」!

寵愛的結果使下一代普遍欠缺冒險精神、無法明辨是非、欠缺紀律,
也延遲成長。
 
原子化的家庭無法提供好的陪伴、難以建立好典範,
使得父母大量外包教養責任。

媒體人陳安儀前陣子陪著女兒參加班親會,
現場一位父親舉手向老師提問,「能不能把課後輔導延長到八點?」

在七年前為照顧孩子辭去工作的陳安儀說,「外包教養」
已是雙薪家庭的普遍現象。

教養責任大量外包

但外包多半給孩子的是智商與偏狹的知識和技能,
而不是更多好的典範或做人處事的圓滿。

幼兒到高中,父母多半仰賴學校、課輔、寄宿、補習班、
才藝班重複的智能操練,體能與人格鍛鍊較少。
特別是進入國高中的升學階段,卡在嚴峻升學制度的斷崖,
親子關係更容易緊張。

「今天段考成績如何」、「為什麼你總是考不過王媽媽的兒子」、「
我已經送你去補習怎麼還考成這樣」……親子對話如履薄冰。

根據主計處調查,父母與十二到十八歲孩子(
正好是升學壓力最大的這段期間)發生爭執的原因,第一就是「求學態度」(佔五六.七%),其次是作息時間安排(四四.九%)

兩年前,《天下雜誌》揭開台灣的「直昇機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現象,描繪有能力的中產或富有階級父母,像是掛上螺旋槳不停盤旋在孩子上方。他們透過無所不在的能力和網絡,從小就為孩子累積比賽成果,做為未來申請入學時的憑證。從交友、興趣,到志願的選擇,都由父母強力介入。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范佩貞,
長期觀察台灣資優的醫學院學生家庭。

以陽明醫學院學生為例,學生父親為醫生的比例高達一五%以上。
她的研究形容,醫生家庭普遍屬於高成就取向,特別是母親若是專職家庭主婦的「醫師娘」而且與先生教育程度差別大者,容易把孩子的成就等同自己的表現。「一旦孩子在學業上失敗,就會壓垮母親,子女也容易挫折、沮喪,」她說。

孩子就像一把拉得很滿的弓,隨時有斷裂的危險。

把一生奉獻給原民部落,
在蘭嶼和台東部落擔任校長的鄭漢文就深刻反省原漢價值的差異,「孩子成長過程不能只有能力的給予。」

他指出,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人的烘托,
但現代父母太強調孩子要靠自己生活、與他人競爭,卻忘了要學會尊重、學會秩序、學會讓步、懂得彈性與伸縮。

教養協助正流行

不少孤單的父母或原子化家庭,開始向外尋找全面教養的協助。
其中,有幾個重要趨勢。

趨勢一 現代的同村共養,建立家庭聯盟。(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緊鄰太平洋、大武山的台東縣新興村的排灣族部落,
這幾年重拾部落「同村共養」的精神,學校、教堂、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建立「孩子是部落裡每個人的孩子」的概念,鼓勵孩子不只跟同儕做「水平」 學習,也向大人進行「垂直」學習,每位大人必須擔起教養下一代的典範責任。好的社群早被證實是教養成功的重要關鍵。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指出,早在六○
年代就有人以義大利城鎮做研究,發現當一個城鎮緊密的時候,生活其中的人心臟病的比例少了,人們因為彼此支持,孩子也很難變壞,整體學習氣氛也較樂觀。

多年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仍是總統夫人時,就提出「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同村共養)的概念,
認為孩子必須在社群的照顧下才有健全人格的可能。

台灣過去的農村、眷村原本就提供群體生活、多種典範的環境。

前陣子由王偉忠製作,收視破六%的電視劇〈光陰的故事〉,
說的是眷村故事。不少在眷村長大的孩子,包括王偉忠都承認,緊密的鄰里、社群就像個大家庭,有彼此扶持的溫暖。

《魔戒》譯者朱學恒是少數有眷村經驗的六年級生。
他回憶眷村擴展了他的生命經驗,當他出了校園,反而容易跟跨年齡、跨背景、跨文化的家庭互動。「有人家很窮,有人很小就有任天堂可玩,從小看到這麼多不同的家庭,才知道原來家的差異性如此大,這時一個人的彈性與包容力就出來了。」朱學恒回憶。

冰冷的都市中產家庭或許無法複製農村或部落的環境,
但重建社群不是不可及的夢想。

七年前,陳安儀號召網友成立台灣第一個母乳協會,
讓母親彼此經驗交流、分享育兒經。

為了幫大女兒找玩伴,七年前她更組織了「Play Group」(PG);PG主要的目的是幫孩子找玩伴,
同時減輕母親帶孩子的寂寞。參與PG的母親經常在週三的午後,帶著孩子們到植物園賞花、或在家裡烘焙蛋糕、甚至開車野遊玩沙。

之後,台灣各地陸續出現數個不同類型的PG;
有些PG強調七歲前不給孩子看繪本與電視、不提供塑膠玩具;有些則像陳安儀的PG強調人際互動、接近大自然。

這種多元社群的確為親子關係帶來正面動能。

除了母親找到讓自己可以「喘息的家庭」幫忙外,
不同的家庭環境可做為教養的參考點,對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新的學習,多元的情境與範例幫助父母內觀自省。像當母親看到其他母親三歲就讓孩子獨立睡覺、吃飯,就會克制幫自己小孩動手做的念頭。

趨勢二 易子而教,多元的學習典範。

這概念源自《孟子》〈離婁〉篇,
認為由中立第三者的觀點教養小孩,不傷感情又有效。

這幾年,在新竹縣市,有一群高學歷的竹科、
工研院工作的父母就彼此「易子而教」。數個家庭經常共同出遊、設計學習主題,每對父母負責引導自家以外的小孩。

他們的易子而教是偶爾把孩子放到對方家裡居住,
欣賞和適應別家的生活模式。或者,數個家庭出遊時刻意帶領別人家的孩子。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說,「
以前顧自己的孩子常說孩子懶惰,但別人看到我們的孩子都會說你的孩子多棒。」

父母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子女,子女也更懂得珍惜父母無私的愛。

這群高學歷的父母深刻感受到,當更多家庭聚集,
家的物理空間變大了,碰撞起衝突的頻率就減少。

范佩貞指出,和課本或知識相比,人們的確容易接受活生生的身教,
「在複雜環境裡,幫孩子尋找能接受的role model(榜樣),更顯重要。」

其實,易子而教對親子不和的家庭,特別有效。
台北市開平餐飲學院,就有易子而教制度的設計。

當學生違反校規,學校請家長申請學生觀護,
由校內受過心理諮商等課程訓練的父母,擔任犯規孩子的指導員。

開平創辦人夏惠汶表示,會出現問題的孩子,
通常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出現停滯。

在易子而教的過程中,孩子面對另一位新的教養者會較寬容,
新的教養者提供的意見對孩子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壓力。

開平家長會會長廖惠生和兒子廖偉廷的父子關係,
就在易子而教中被修補。

廖惠生曾是個掌控欲強的父親,無法忍受兒子無節制地玩線上遊戲、
吃垃圾食物。他曾公開分享當時的心情,就是「對孩子期望很高,希望他能成為我眼中的好小孩。」

進了開平後,廖惠生跟著夏惠汶學習親子共學的課程,
他也擔任校內其他學生的指導員,理解同年紀孩子的迷惘與心情。

現在的廖惠生比較放手了,跟兒子的關係也不再緊張。
為了支持兒子到義大利進修學廚藝的夢想,他還和兒子一起學義大利文,當起同班同學。 

趨勢三 透過志工活動、生活的經營、大自然的相處與孩子對話。

大聯大控股集團董事長黃偉祥半輩子來工作都很忙碌,
但他卻很重視家庭留在孩子心中的圖像。「我希望他們最記得,一家人在大學校園,我們在樹下擺著水果籃,在看書的畫面,」他說。

家不是硬體的房子而已,而是有溫馨、記憶感的「家」。
鄭漢文提醒,教育是全時、全程的。不論孩子是幼兒或大學生,父母都要盡可能接近孩子,有真實情感的流動,在日常生活就樹立各種精神與人格的典範。不少父母在忙碌之餘,已開始規劃與孩子的活動與相處:把自己工作的環境、交友圈介紹給孩子、帶著小孩參加志工服務。

透過不同的家庭、社群、社會、自然的互動,孩子學會紀律,
和體認生命更豐富的可能。

在台灣山區一些貧瘠的大石壁上,偶爾會發現綠紅交錯,
外形像電風扇葉片的小毛氈苔,它的葉片上有許多腺毛,上頭有一顆顆像珍珠的圓點。

小水珠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彎下腰或雙腳跪地,
拿放大鏡燈照在水珠上,才能看到狀似晶瑩剔透的珍珠。

每位孩子就像大地巧妙造出的小毛氈苔。

只有最謙卑的父母才能看到下一代獨特的美,
也只有謙卑的父母會認知自我的侷限,知道給予能力外,還要為他們引進能量與典範,學習生命的智慧。

桌球美技

想像一下,這不是練習而是比賽,實在太厲害了~


2009年4月16日

藍寶堅尼 Lamborghini Reventon 完全開箱?

真的是超級高檔的「開箱」...



























中國的銀行各個有高招~還真行ㄝ--! (真好笑喔~!)

一天下午,某同學在建設銀行十分無聊的上班,一個穿得很糟糕的女士(神經病患者)來到他窗口,給了他一張紙條要提款。

紙條上赫然寫著"茲派XX同志于貴銀行處提取人民幣".然後是l後面N多個零元。落款是***中共中央辦公廳***

我同學本來想報警,可看該神經病患者女子很認真的樣子,想想還是打發給保安算鳥.(~估計保安也是很閑).

果然,保安對該女子說:"你這張條子想要提款,必須先到對面派出,找所長蓋一個章,他蓋完章,你再來取錢就沒問題啦。"

該女子想都沒想,直接就向派出所走去了。(這保安還真不一般,時有點小看他了).

  大概10多分鐘,排隊的顧客慢慢多起來的時候,那個女子興高采烈的回來了,舉著那個條子,說:"人家說啦,辦公程式簡化了,不用所長批條直接就可以取錢啦。"

我這個同學一聽到這就不住的感歎:員警隊伍裏真有高人,一句"調"就給打發回來了。

  我這個同學和保安當時就有點傻了,營業大廳有很多人都在,怕她精神病發作起來影響正常的秩序,只好把值班主管找來了。

主管和女患者在一邊聊了幾句,問你取錢做什麼用呀,女患者說:"取錢賣麵包,蛋糕,吃的,賣穿的"主管指了指不遠處的地方,該女子就又高高興興地走了。

保安去請教"高招",主管當時是這樣對女患者說的:"我們這裏是建設銀行,只有建房子才能到這裏取錢。你取錢買吃的,那肯定是糧食了,要去農民銀行,買穿的等東西,取錢要到工商銀行才行!"

我同學打心眼裏佩服呀,到底是當主管的啊!!!!
  …………
過了一會兒,該女士又回來了.而且帶來了工行的回答:"農行的人說了,這裏是農行,只有農民能取錢,我是城市人口,工行的人說了,我們這裏是公行,只能公的來取,母的不行!!!!,說我是賤人,要到建行取錢。

中國的電腦展是這樣的!

這種電腦展的陣勢,台灣電腦展真的被打敗了! 哈哈哈 ~~






穿越餐桌魔術

太不可思議了吧!~~~傻眼~~~那應該是靈界來的朋友吧..


拉鍊..... 是沒有辦法防小偷的!

出國旅遊請多注意 ....別把貴重的物品放在托運行李中!
拉鍊..... 是沒有辦法防小偷的.....
自己可用原子筆試一試,

出門經常使用的拉鍊皮箱,
對一些搬運工來說, 只是裝飾品罷了!
用原子筆就打開,開完再來回拉一次,
根本看不出來!


三合一功能鞋

買一雙鞋等於買到種功能~ 省錢的大絕招呀!

看到第三張我笑出來了! 呵~
好隱密喔...










章魚 透抽 軟絲 花枝 四大海產 你分辨得出嗎?

有人知道「小卷」「魷魚」怎麼區分嗎?


【聯合報記者羅建怡報導,記者高智洋攝影】


章魚、花枝、軟絲、透抽,乍看長得像、細看大不同,你分得出來嗎?這回達人不但教我們辨別,還教料理
DIY。現在,跟著主廚來認識四大海產吧!


主廚達人陳明發(日式料理出師十多年;現任台北縣新店屈尺「隱花園」餐廳主廚)


章魚
俗稱「它客」,較小的被稱為「猴水仔」,特徵在8隻粗腕大吸盤,日式料理店多半以薄片醋溜為主;四季都可嘗鮮。挑選時先看表皮和眼睛是否水亮透明,黯淡渾濁就是不新鮮了;或者拍一拍觸腳,如果觸腳上的吸孔會快速收縮閉合,代表活動力強,是新鮮品質好的章魚。


透抽
與軟絲一樣,屬於鎖管類;透抽體型修長,像根長管子,洄游於外海,終其一生倒著走,吃東西都用吞的,因此,常可從它肚裡找到形體完整的獵物。特徵是背脊有塊海螵蛸硬殼。以烤、切片沙西米為主,夏季盛產。

軟絲
水裡的軟絲,有如透明的浮游物,生長於淺礁處,身形橢圓,口感比透抽脆。一般以切片沙西米較多。現在品鮮正好!
花枝
就是「烏賊」,又稱「墨魚」。每只重約23斤,身體較圓胖,背脊有一塊船狀海螵蛸,屬於海底底層生物,與軟絲明顯的不同處,在於它的外觀有花紋,煮熟後咬勁十足;烤、炸、切片沙西米皆可;春季盛產。